新聞中心
首先從水龍頭 的材質開始分析,銅是目前水龍頭制造的最佳材料。目前,無論是歐美還是我們國家,市場上銷售的大多數都是銅質水龍頭。銅質水龍頭的主要材質是銅和鋅,俗稱黃銅,其在生產成為水龍頭的過程中需要加入少量的鉛,以改善黃銅的切削性能。如果水龍頭制作中完全不加入鉛,不僅會出現削切困難、鍛造性能差等問題,即使制成成品,也會因抗應力腐蝕性能差而導致開裂。
銅質水龍頭離不開鉛,為什么歐美發達國家主流水龍頭都在用黃銅制造,銅沒有被其他材質取代?最主要的原因是銅的抑菌性。據歷史記載公元前2500年前的埃及開始使用銅進行傷口消毒、治療眼部感染與燒傷、及飲用水消毒,美國EPA(環保署)等多家世界權威機構的科學證明,抑菌銅在兩小時內殺死超過99.9%的細菌,成為全球最有效的接觸面材料,任何其他材料(例如銀離子涂層或不銹鋼)都無法與之相比媲美。
縱坐標:細菌量 橫坐標:時間
銅能夠快速殺死MRSA這樣的超級細菌,并且令細菌無法產生抗體,銅質水龍頭內壁不會滋生細菌,這是其他材料(如:不銹鋼、塑料)所不具備的優勢。隨著低鉛銅(鉛含量小于0.25%)批量化生產,抗菌性能的提升,有理由相信在未來仍然是水龍頭制造的最佳材料。
鉛在黃銅水龍頭中存在原因及危害
目前國內生產水龍頭的主要材料為黃銅HPb59,其鉛含量要求小于1.9%,由于標準的缺失,為了降低成本、改善黃銅的切削性能,有些生產商使用黃銅鉛含量達3%~6%。水龍頭鑄造成型的溫度一般為1053℃,而鉛的熔點是327.5℃,這樣在成型時鉛偏析在內外表面,表面的鉛含量比內部高3~5倍,使用除鉛工藝可以把表面的鉛去除,但水龍頭中流動的水會破壞洗鉛的表面,形成“腐蝕”,內部的鉛離子又暴露出來,這樣析出的鉛含量又增加了。為此,美國推出了低鉛銅,從材料上解決鉛析出問題。
水龍頭重金屬中以鉛的危害最大,據專家研究表示,幼兒身體抵抗力差,對鉛的吸收率是成人的5倍以上;且對鉛的敏感性極強,100毫升血液中含鉛量達到50-60微克足以中毒。而這一數字對成人也只不過是在80—100微克左右。高血鉛兒童的總智商、操作智商、語言智商明顯低于低血鉛的兒童。
國內外鉛限量標準及檢測
水龍頭鉛含量有兩種表述方式,一種是原材料中鉛占據的質量百分比,另一種是浸包測試后每升水析出多少微克的鉛或用Q值表示。需要提醒消費者的是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原材料的鉛值符合要求并不一定代表浸出的鉛值符合要求。
國外以美國的NSF61最具代表性,國內水龍頭JC/T1043-2007 “水嘴鉛析出限量”標準的技術要求與試驗方法與NSF61相同,JC/T1043規定同種規格的樣品至少3套,測試期間周一至同五要每隔2小時換水,取第2、3、4、9、10、11、16、17、18共9天浸泡16小時的水進行測試,JC/T1043標準要求是鉛統計值小于11ug(預計2014年發行的強制性新版GB18145標準,Q值是5ug),也就是說鉛浸出量Q值是與產品的體積及產品的穩定性有關系的,并不是取水樣直接用設備測試的值。目前國內比較權威的檢測機構有國家水暖五金制品檢測中心和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廣州CQC的實驗室。
低鉛化的發展過程和困難
歐、美、日本發達國家對水龍頭的衛生安全研究起步較早,上世紀70年代初美國就開始水龍頭衛生安全研究,1988年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NSF就提出了著名的NSF61《飲用水系統部件的健康影響》,對水龍頭的安全指標提出明確的指標,尤其是鉛元素要求Q≤11ug。2012版的NSF61把鉛元素值降低至Q≤5ug。
2010年美國加州推出低鉛法案AB1953,從法律的角度規定了水龍頭的鉛含量要求,法案要求“與飲用水接觸的水龍頭過水表面區域鉛含量加權平均值不超過0.25%”,這里的鉛含是指加權含量,也就是與產品的過水面積有關,強調的是整套龍頭的符合性,對個別過水面積小的零件,可以使用有鉛材料。如果龍頭是純銅制造,則每個部件的鉛含量要低于0.25%。2014年1月全美將推行低鉛SB3874標準。據悉為一些國內領軍企業已向國標委提出制定低鉛銅材的標準,將填補國內衛浴行業的空白。
在我國,國內目前對低鉛銅的研究走在世界前列,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低鉛銅生產制造基地。但水龍頭低鉛化的推行仍存在一定困難,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中小企業消極對待;二是國家標準的滯后;三是認證體系的不健全。
因此,為了水龍頭低鉛化的加快推行和推動整個行業的升級,呼吁相關部門盡快出臺水龍頭國家強制性標準,健全水龍頭相關認證體系和加強對水龍頭行業的監管。無論是歐美還是我國,水龍頭低鉛化是一種必然趨勢,同時也都需要一個過程,希望人們能理性看待水龍頭含鉛問題。目前,無鉛銅、低鉛銅技術已經逐步走向成熟,未來會有更多的消費者能夠享用到無鉛、低鉛龍頭。
消費者如何選用合格水龍頭
普通的消費者無法從外觀上辨別水龍頭鉛等重金屬元素是否超標,需要送專業的實驗室檢測且費用高。早在2011年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在鉛析出標準JC1043和HJ/T411的基礎上推出了“水嘴安全”(水嘴即水龍頭的行業術語)認證標準CQC11-432423-2011,規定了“鉛、鎘、鉻、砷”4種對水龍頭安全影響最大的重金屬的析出限量要求,確保水龍頭的安全性能。“安全水嘴認證”制度是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對企業安全控制體系和原材料、生產過程、出貨產品等全流程的監督,對全部符合安全認證的產品頒發認證證書。通過認證的產品在外包裝上有認證標志“CQCs”,為開發商采購人員和消費者對解決水龍頭安全問題提供了便捷合法途徑。因此,提醒消費者購買水龍頭產品時,應留意產品包裝外殼是否有(CQC)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標識。
另外,新版強制執行的GB18145“陶瓷片密封水嘴”已將鉛、鉻等12種重金屬作為強制性要求寫進去,對消費者而言,亦是一種福音。GB/T17219和JC/T1043標準的鉛含量浸出測試,測試水是靜止狀態,而非流動狀態下。
因此,通過以下幾種途徑,可以大大降低水龍頭含鉛量的問題。
國家標準的鉛含量是指在水與龍頭內壁接觸16個小時的析出量,接觸時間越短,析出量越小。因此,在日常使用時水龍頭的含鉛量是遠遠低于國家標準的。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時要放掉置留在水龍頭中較長時間的水,例如隔夜水。